首页 > 专题学习 > 阅读正文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更好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党的民族政策基本内容宣讲
发布时间:2021-10-06 08:00  点击: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深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在今年8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基本内涵,将其作为更好地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基本内容的基本遵循。下面我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党的民族政策进行简要介绍。

一是从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来追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民族登上过历史舞台。这些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这一提法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他提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逐步形成的,而成为自觉的民族实体则是在近百年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形成的。所谓多元是指中华民族不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由56个兄弟民族所组成的复合民族共同体;所谓一体是指结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生息繁衍,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同角色,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因此,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开拓着脚下的土地,共同对今日中国疆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从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进程开始,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而且越是强盛的王朝吸纳的民族就越多。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以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形成了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动景象。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近代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把我国各民族命运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共赴国难,其中涌现出一大批少数民族的卫国英烈、建党先驱、工农运动领袖、抗日英雄、开国将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百年抗争中,各族人民的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入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这“四个共同”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特点,即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造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中,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主席就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他还指出,无论是大汉族主义,还是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错误发展下去容易产生民族歧视,狭隘民族主义错误发展下去容易滋生离心倾向,最终都会造成民族隔阂和对立,它们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要各去所偏、归于一是,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我们要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的共同体意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使本民族意识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二是从“五个认同”重要思想来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可以说,“五个认同”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之本,没有“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爱国是本分、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是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共同责任,是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神圣义务。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锡伯族万里戍边;在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同胞巡守在祖国边境线上,是戍边的帕米尔雄鹰;在雪域边陲,以卓嘎、央宗姐妹为代表的各族同胞,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深刻认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各族同胞腁手砥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和守护着祖国的锦绣河山,要自觉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把自己的人生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旗帜鲜明反对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主权的言行。

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必然要依靠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来开创。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各民族相互之间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以及一切民族歧视、民族隔阂的言行。

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脍炙人口的《爱我中华》唱出了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唱出了各族人民的文化情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各民族也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欣赏,自觉摒弃将汉文化直接等同于中华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的错误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更好巩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是由各族儿女的优秀分子组成的伟大政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把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作为一切奋斗的出发点、着眼点和落脚点。回顾新中国70多年建设、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实施沿边开放、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加大支持力度,推动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事业不断进步、群众收入大幅度提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我国各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共同走出来的。新中国的伟大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三是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理解促进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实践路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确立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由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客观现实,我国各民族人口“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以及地区之间资源条件的差异共同决定的。我国于1947年5月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10月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3月建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10月建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9月建立了西藏自治区。截至目前,我国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正确理解三组关系,即正确认识国家集中统一和区域自治的关系、正确认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正确认识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第一,正确认识国家集中统一和区域自治的关系。国家代表各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国家统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上级国家机关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同时,国家依法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制定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第二,正确认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我国所有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党领导下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地方。第三,正确认识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点,我们有必要了解“三个离不开”重要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三个离不开”重要思想,最初是为了强调在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中,各民族干部特别是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之间加强团结的极端重要性,进而发展为汉族、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最后发展为各少数民族相互之间也离不开,其核心就是要坚持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我国,没有完全单一民族的自治地方,各民族自治地方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外,都有其他民族居住。各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既有联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还有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因此,只有既保障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行使自治权利,同时,又保障其他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只有充分照顾民族自治地方内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利益,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共同建设民族自治地方,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效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来看巩固和发展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党中央提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具体来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在尊重民族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要构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总书记这段话讲的很清楚,具体到学校来说,首先是要创造各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具体到学校,就是从各族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日常环节入手,开展混班教学、混合住宿,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联谊活动,对学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开展“一对一”辅导,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营造尊重各民族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良好氛围。其次是要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感召人、激励人,选树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学生典型,做好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更好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第三是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对“五个认同”重要思想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

吉林大学经营性资产改革和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 © 2017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前进大街2699号鼎新楼C区 邮编:130012